传华夏文明 承非遗风采,亲子合作制作小狮头,共赴非遗文化之旅
发布时间:
作者:
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培养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,3月26日上午,鹤山市文化馆在鹤山市文化馆非遗传习厅/数字体验馆举办了“传承华夏文明承非遗风采——鹤山狮头制作亲子活动”。共有12对亲子报名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鹤山狮头制作技艺于2022年入选江门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。狮头扎制始创于清代雍正年间,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。
在制作流程上,鹤山狮头的制作分为扎、扑、画、装四大工序。
扎:先用竹篾、纱纸为主料扎出狮胚
补:用纱纸、纱绸为原料扑狮
画:用油彩上色、手工彩绘装饰图案
装:组装下巴、睫毛和耳朵等其他部位
本次狮头制作活动为了方便小朋友们上手,采用了简化版本的小狮头。活动中老师们以制作小狮子头为引子,讲述了狮头技艺传承的历史文化与狮头技艺的制作过程,并进行了小狮子头的制作教学指导。
之后,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,按照制作指引纷纷做出了形象生动的小狮子头,现场气氛轻松活跃,充满着欢声笑语。
成品展示
在这次活动中,亲子们一起制作了鹤山狮头,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,体验到了亲子合作的乐趣,收获了家庭亲情的陪伴和珍贵回忆。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继续关注、传承和发扬鹤山非遗文化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在现代生活中得以继续传承,让非遗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!
摄影:许延伟